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年度 |
成果介绍 |
降维技术与数论方法在宏观与统计推断中的应用 |
朱力行 |
1993 |
降维技术是目前处理高维数据的一些主要方法。其中包括:投影寻踪方法、切片逆回归方法等。数论方法是有我国统计学家方开泰与数学家王元创造的,把数论工具应用到统计学中去解决一些统计设计、优化、高维积分等问题。我们在此课题中,结合两者去解决了一些统计中的回归估计问题和统计推断中的一些拟合优度检验问题。在第一类问题中,我们得到了切片逆回归的估计相合性和PP回归估计的最优收敛速度。在第二类问题中,得到了一些非线性的检验、分布的球性检验等问题的较简单的检验方法。这些结果目前在国际上属于先进行列。 |
量子群的几何理论及低维场论中的应用 |
王世坤、那吉生、吴可 |
1993 |
系统地研究了量子群的几何理论,构造了An、Bn、Dn系列量子群的首阶微分运算和De--Rham复形,证明了它们是双协变的,著名的Yang-Baxtar方程在De-Rham复形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研究了Lorentz群及其协变的微分运算及物理意义,深入讨论了量子齐性空间的结构和表示论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一般量子群的调和分析,把离散结构的量子群的调和分析推广到了具有连续结构的情况。 |
煤、运、电综合平衡与煤炭运输模型 |
周子康、张宗博、周宏、彭全 |
1993 |
该课题重点研究三个问题:(1)三峡电力系统在煤运电系统中的经济性论证;(2)三峡建成前后"三西"基地煤炭外运的最优通路;(3)规划新建、改建运输通道方案。关键点在于:(1)在国内首次把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能源与交通运输)综合起来进行平衡,有效地避免了过去分别研究能源及运输问题时产生的不协调现象;(2)在运输方面,首次把铁路运输、水陆运输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建立了三个子模型,分析了铁路与海运、江河及河运的衔接,以及新建港口的方案;(3)以目标规划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了目标规划模型与网络优化模型的交互技术。 |
天然裂缝油藏试井分析 |
吴声昌、雷光耀、郭革、胡承先、张宁、何宏观、刘小清 |
1993 |
对天然裂缝油气藏试井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关于无限大系统,改进了国内外普遍使用的Gringarten图版,在计算方法、使用范围、精度和快速收敛等方面均有创新。提出二阶导数判别法划分过渡段。关于有界系统,只在极端特殊情形有解析解,对于长方形油藏,采用ADI方法,对于夹角形采用有限元方法,证明了方法的收敛性。研制了边界分析软件系统;理论图版曲线;参数和边界对压力曲线的影响,深化了对天然裂缝系统的认识,对此类油气藏的开发决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成果成功地应用到塔北、吉林等探区的油气井,对油气开发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评价系统 |
李正男、章祥荪、贾玉吉、崔晋川、谭邦佳、李国新、殷国忠、邢吉传 |
1993 |
这个系统综合应用管理科学、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信息系统的评价和投资决策各层次的问题。用高技术支持复杂的决策问题取得了成功。在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包网络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研究信息系统的规模效益、需求预测和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投资分配问题,进行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这在国内是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整个系统由一万五千余条源程序,84万字节组成,共计456个数据库。为提高效率,采用C语言、FORTRAN语言等联合编程,提高了数据库的存取效率,模块式构造和系统的柔性易于扩充,易于推广。 |
生态站信息系统及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 |
蔡玉悌、刘德刚、林志磊、李锐、赵永安、高瑞平 |
1993 |
台站信息系统是"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该课题主要对台站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并对该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现已完成系统的初步设计和部分软件的开发。此课题是为我院生态站提供对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管理,为中国生态研究网络提供基础信息。 |
凸序定义的寿命分布类 |
曹晋华、王跃东 |
1993 |
寿命分布类是可靠性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当前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至今绝大多数被研究的寿命分布类都是用随机序来定义。成果首次提出用凸序来定义一系列新的寿命分布类,还提出若干新的多维寿命分布类,进一步讨论它们的重要性质。它们被发现和被研究丰富了寿命分布类的内容,扩展了寿命分布类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范围。这一成果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项成果包括在国际知名的Adv. Appl. J.Appl.Prob;可靠性核心刊物icroelectron.Rel., 以及应用数学学报英文版等发表的论文共6篇。 |
随机排队网络数量指标的逼近 |
张汉勤 |
1993 |
自从80年代初期在随机过程中建立了强逼近理论后,人们就试图用这种理论来研究排队网络数量指标的逼近问题。最近几年里,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将这种理论成功的应用到建立排队网络数量指标逼近。我们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不但比前人在这方面的结果更为深刻,而且还解决了此领域人们多年来试图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大都发表在国际上此领域的核心杂志上,得到了从事此领域国际同行们的重视。此工作被国际同行们公认为是为研究排队网络数量指标逼近,提供了一个新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
无穷维动力系统中的全局渐进行为 |
赵晓强 |
1993 |
系统地研究了周期反应扩散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和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对于无穷维Banach空间上的周期半流 (包括自治半流),证明了"一致持久性蕴含共存态"这一一般定理,这一结果也为证明正平衡态存在性提供了一个动力系统的方法;对于有序Banach空间上的单调动力系统研究了全局吸引性和稳定性,对于具有严格次线性的系统得到了系统全局行为的阀值定理;应用上述理论分析了生态学、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反应中的一些重要模型。 |
中国区域经济波动的监测与分析的理论与数学方法 |
王寿仁、安万福、吴国富 |
1993 |
在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中有别于其它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工作。他们将现代数学的最新方法应用到研究工作中来,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提出的周期自回归模型,不但在理论上有成果,而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给中央领导人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受到朱容基副总理的重视。 |
多相流动试井分析研究 |
余其煌、胡承先、周宏、张丽亚、孙晓东 |
1993 |
研究了多相流试井的Perrine-Mertin近似方法,给出了误差估计,饱和度梯度估计,提出油水气水两相流的探边试井原理及方法和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给出相渗透率计算公式,驼峰效应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机搜索地层参数的原理、方法及软件。利用以上方法对新疆塔北油田六口井进行了计算机分析,为油田提供了包括边界在内的八项底层参数,为塔北油田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重要的地质效果。该成果属于国家攻关项目85-101。首先由新疆塔北油田应用该成果软件,然后由地矿部石油局决定推广到该局所属各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