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年度 |
成果介绍 |
中国生态研究网络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章祥荪、蔡玉悌、欧阳定武、刘光崧、马龙、 江洪、高琼、王晓东、林志磊、唐新桥、苏文贵、梁幼林 |
1992 |
中国生态研究网络信息系统是生态研究网络不可缺少的部分,该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是设计和开发的依据。规划阐述了中国生态依据网络信息系统(CERNIS)的总任务,依据了CERNIS的设计、开发方法以及总体概念结构、逻辑设计、功能设计和物理设计,提出了CERNIS预项目,并对CERNIS的数据共享进行了初步探索。 |
政府机构编制管理定量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周子康、那吉生、周宏、寇鸿祥、许卫民、余波、 彭全 |
1992 |
根据地方机构改革中重新核定各级地方政府机关编制的需要,研究了同级地方政府编制管理多指标分类,同级地方政府编制管理排序,地方政府编制结构分析,提出由基数,调整数,附加数三部分组成的新的编制核定与分类模式。制定了全国省级政府、党政机关编制方案。建立了国务院所属部门的编制管理数据库系统。课题的研究对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开创了交叉学科在编制管理领域中新的生长点,对编制管理决策起到支持作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 |
王寿仁、安万福、吴国富 |
1992 |
该项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我国宏观数量经济模型,带有政策因素的数量经济模型,及横断面预测模型,以及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波动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曾受到朱容基付总理的重视。 |
国务院机构编制数据库管理系统 |
周子康、那吉生、周宏、寇鸿祥、许卫民、 余波、王龙江、吴知伦、王泰丰、彭全 |
1992 |
该系统存储了国务院所属122个部门的有关机构编制的全部信息,并提供录入、删除、修改、检索等基本功能和多种统计方式,结构分析输出报表等信息处理功能,建立了可靠的安全保密措施。它不仅完全取代过去手工处理方式,而且提供很多手工难以实现的功能,为有关领导掌握编制的动态和变化的幅度、结构、原因进行决策,及时准确地提供大量信息。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验收后,已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于1990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两年多的实际应用,为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提供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有效工具,已承担日常工作。该系统不仅适合于国务院部门编制管理,而且也适用于省市自治区政府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该项研究建立了我国政府机构编制管理领域中第一个综合数据库系统,为编制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有效地提高了编制管理水平。 |
国家计委社会司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和预测系统 |
蔡玉悌、林志磊、刘德刚、王晓东 |
1992 |
该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文化旅游子系统、教育子系统、劳动计划子系统、人口计划子系统、城市社会指标评价子系统。功能:评价事业计划指标,管理各有关部门的基建计划。该系统已推广到文化部等单位使用。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国家计委办公效率、质量和水平,为宏观经济的决策及时提供了信息。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通信系统设计 |
全安寿、欧阳定武、刘建国、蔡天祥、李国新 |
1992 |
中国生态研究站网(CERN)有二十九个台站,分布在全国边远地区,资金少,通信资源贫乏。我们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完成了CERN的通信需求调研,计算机通信网络总体设计,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各个部分的设计。包括:无线及有线数据通信系统,CERN个层次的局域网,全CERN的TCP/IP型和OSI型计算机网络和开发建设计划等。设计方案根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发展状况及方向,提出在近期利用成熟和先进技术建立基本通信系统,中期综合利用有线无线通信技术,建立TCP/IP网络,远期以国际标准的OSI开放互连环境,为系统建立高目标,可行性高,技术先进。 |
关于Steiner树问题的研究 |
堵丁柱 |
1992 |
该成果主要解决了关于Steiner树的一些长期未解问题,其中包括:(1)证明了欧氏平面上的Gilbert-Pollak猜想;(2)推翻高维空间中的Gilbert-Pollak猜想;(3)证明了存在性能比大于Steiner比的多项式近似算法。在这些工作中,创立了一种研究下界问题的新方法----minimax方法,这种方法有较广泛的应用前途。 |
数论及其应用 |
朱尧辰 |
1992 |
建立了柳维尔型数的代数无关性的一般结果,发展了盖尔方特方法,并将由作者与互尔德施密特共同提出的小扰动法扩充到有限超越型情形,证明了马勒与盖尔方特转换定理的等价性。将数论方法与多变量函数逼近论的新成果相结合,研究了某些函数类上的高维数值积插值,改进或扩充了国内外现有有关结果。 |
量子群和量子陪集空间上非交换微分运算的研究 |
王世坤、吴可、孙晓东 |
1992 |
该课题集中研究了量子群和量子旁集空间上的非交换微分运算,完整地给出了An系列,双参数Gtlp(n)上的量子De Rham复形,给出了An系列Glrq(2)上的量子结构方程,并且深入地讨论了相应量子旁集空间的非交换几何的理论。这些结果覆盖了目前国际上同类研究的结果。 |
多复变数几何函数论 |
龚升、余其煌、王世坤、郑学安 |
1992 |
该成果系统地研究了多复变数双全纯映射:(1)给出典型域Reinhardt域及Caratheodig域星形映射的充要条件,增长定理及掩盖定理;(2)证明了有界可递域,对称域及一类非对称域的Jacobi行列式和特征根的偏差定理;(3)给出有界对称域的Bioch常数的下界;(4)探讨了方阵典型域的Slhwarz导数。 |
现代振荡反应的数学理论和数值方法 |
张锁春 |
1992 |
采用理论、实验、计算三位一体的现代综合研究方式,对振荡化学反应中出现的耗散结构和混沌现象进行了研究,对所涉及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作了系统化的总结。其中包括张锁春研究员10年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Ba空间的理论及其应用 |
丁夏畦、罗佩珠、顾永耕 |
1992 |
在研究嵌入定理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时发现了一类新的函数空间,即Ba空间,它有着广泛的内涵,例如它包含了某些奥里茨空间,奥里茨索伯列夫空间,在研究中解决了《强非线性变分问题》;建立了迹定理;研究了解的正规性;强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广义解的存在性;把Ba空间应用到拉普拉斯算子的估计和希尔伯特变换。由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丁夏畦主编的专著《Ba空间的理论及其应用》(英文版) 将在国外发行。 |
非常规时序分析理论与方法 |
杜金观、伍尤桂、许文源、李元 |
1992 |
通常时序理论与方法是时序取连续值,非常规时序分析是取值为非负整值、非负连续值,它涉及到非线性模型,具有明显的实用意义和理论价值。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该研究成果已对国外文献报导的成果作了重大推广和获得了重要新成果,在理论上更深刻、在实际应用中更广泛,在方法上有创新。 |
非线性的检验理论方法 |
安鸿志、程兵、谢衷洁 |
1992 |
检验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具有明显的实用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文献中,已经发表了多种检验方法。但是它们有两个主要缺欠,首先是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其次是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成果提供的方法,不仅有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面较广。在方法上也有独创之处。 |
马氏决策的部分进展(1) |
刘克、刘建庸 |
1992 |
在递归报酬模型、平均报酬模型、带约束的马氏决策规划模型、向量值报酬及其带约束的模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还在部分可观察模型、停止模型和Bandit Processes模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有最优策略的结构,求解最优策略及其值问题的方法,最优策略的存在等方面的成果。 |
图因子和组合不变量 |
王建方、张忠辅、姚兵、陈金发、李育强 |
1992 |
解决了素数度Cayley图、循环图和一类循环图的同构因子分解,给出了一类奇因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解决了某些图类的路因子、圈因子分解问题,证明最大度充分大时全着色猜想成立,开辟了高度图的重着色研究。完满解决了世界著名数学大师Erdos于1977年提出的关于图的带宽问题,给出树带宽新上界,此界比前人的界趋于无穷小。 |
线性参数规划研究 |
章祥荪、刘德刚、崔晋川 |
1992 |
线性参数规划解的稳定性研究对理论和应用都极为重要。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对解的下半连续性均没有得到结果,该项研究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随机模型的逼近理论 |
徐光辉、何启明、张汉勤、袁学明 |
1992 |
包括GI/M/1Markov过程首达时间、匹配系统、串联网络、多道系统与网络的强逼近等有关随机模型逼近理论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这是首次给出了上述首达时间分布的显示,开展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匹配系统与串联网络的深入研究,并首次全面获得了多道系统与网络的强逼近结果,成为逼近理论的重要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